作者:admin 发布于:2025-07-18
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商业版图,上海正以扎实的实践给出“AI+商务”的中国方案。近日,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指导下,商务领域“人工智能+”应用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揭晓,20个创新方案在全链路、多场景的角逐中脱颖而出。其中,协会两家会员单位——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聚水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以突破性的智能实践,为全球贸易与跨境物流描绘出全新的效率图景。
亿通国际:破译国际贸易的“智能密码本”
在国际贸易的复杂棋局中,商品归类是决定通关效率与合规性的关键落子。上海亿通国际的“贸易商品智能归类”系统,正在将这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转化为普惠的数字化能力。
商品归类的复杂性常被低估——看似名称相同的商品,可能因成分差异、功能区别甚至存在状态不同,面临完全不同的税则编码、关税税率与监管要求。传统模式下,企业常因归类偏差导致通关延误、成本激增乃至信用受损。亿通国际依托海量历史申报数据构建的智能引擎,通过深度语义理解与模式识别技术,仅需用户输入关键词,即可在毫秒间精准推荐税则号,同步输出申报要素、监管条件及税率详情。这套系统不仅将平均归类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秒级,更将海关归类专家的经验沉淀为可复用的数字资产,使企业无需专业团队即可规避合规风险。其本质是将贸易规则转化为可计算的数据流,为跨境企业铺设了一条高效通关的智能通道。
聚水潭:跨境物流的“全息透视镜”
当亿通国际优化贸易起点,聚水潭科技则以“跨境物流轨迹分析系统”重塑供应链终端的掌控逻辑。面对分散在全球上百个平台、上千家物流商的订单洪流,聚水潭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智能解决方案:通过手动跟踪、自动规则、批量导入的弹性跟踪体系,释放90%的人工订阅操作;预设超时与异常规则实现物流风险毫秒级捕捉,结合快捷监控与回收站功能构建动态防御网络;依托查询池、物流标签及组合查询穿透数据迷雾,为运营决策提供精准导航。
技术底座的自研OLAP引擎StarRocks是系统中枢,其向量化处理与智能物化视图技术支撑百万级订单实时并发分析。而真正的突破在于算法层——系统融合指数平滑法进行时效预测,运用蚁群算法优化物流路径,通过线性规划模型动态配置监控规则,使AI不仅解析历史数据,更能预判物流风险。当系统识别到轨迹中出现“detained”(扣押)、“damaged”(损毁)等关键词时,即时触发预警机制,将被动响应转为主动防御。
双轮驱动的商业价值革命
这两项创新正释放出显著的复合效益:
亿通国际的智能归类系统大幅降低企业合规门槛,有效避免因归类错误导致的退税损失及信用降级。其深层价值在于将贸易规则转化为企业竞争力,使中小企业也能参与高标准的国际贸易博弈。
聚水潭系统则已产生可观的经济杠杆效应。上线半年内,商家预充值金额突破千万,月跟踪单量从1万飙升至50万单,成功监控超500万国际订单。更关键的是,系统协同商家处理超10万异常物流单据,如帮助深圳倍思科技挽回数十万元损失。其“一站式ERP”生态模式显著增强客户粘性,通过对接全球速卖通、亚马逊等上百平台及1300余家物流商,构建了跨境数据协同网络。在上海市“丝路电商”合作先行区政策赋能下,聚水潭已在泰国设立子公司辐射东南亚市场,形成自我造血的全球化布局。
上海范式:当AI成为商业基础设施
亿通与聚水潭的实践,揭示了“AI+商务”的本质跃迁:技术不再仅是优化工具,而是重构商业逻辑的基础设施。亿通将专业壁垒转化为普惠服务,使贸易规则变得可计算;聚水潭则把跨境物流的黑箱转化为透明供应链,让万里之外的包裹状态尽在掌握。这种变革直指商业核心——当不确定性被转化为可控参数,企业便获得真正的决策自由。
上海此次评选展现的AI应用图景,印证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路径。在“丝路电商”先行区等政策加持下,上海企业正以扎实的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,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智能商务范式。正如商品编码与物流轨迹的数字化革命所昭示的:未来全球贸易的竞争维度,正在从规模优势转向数据智能的密度与深度。而上海,已在这场静水深流的革命中落下关键一子。